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石油出口遭到西方封锁,对外运输格外困难。到了12月,愿意运输俄石油的外国船企越来越少。近期,中国最大船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也拒绝承运俄石油了。
【资料图】
外界普遍认为,船运公司们拒绝承运俄石油,与西方国家提出的“限价令”有关。近段时间,西方国家举起制裁大棒,联手围堵俄石油,将其最高价格压到每桶60美元。
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自信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在全球海运保险服务方面,有着绝对性优势。在伦敦有一个名为国际保赔俱乐部(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组织,对国际航运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该组织旗下有13家保赔协会成员,他们几乎垄断了全球95%的远洋船舶保险服务。
油轮在海运途中可能会出现石油泄漏等事故,为了减小损失,船运公司往往会选择与上述保险公司合作。因此,西方国家就利用这一点,对船运公司施加限制,他们承运的俄石油,只要超过每桶60美元这一价格上限,就得不到西方的保险服务。西方国家希望通过这一手段,拉低俄石油出口亚洲等地市场的利润,将俄石油拉回传统的欧洲市场。
受西方的“限价令”影响,很多船运公司不愿失去保险服务,所以不得不减少甚至放弃承运超出限价要求的俄石油。对于这一局面,俄罗斯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俄罗斯国内保险机构正在尝试替代西方,为船运公司提供新的保险服务。目前,印度和土耳其已经开始使用俄企的保险服务了,但问题依然存在。
要知道,比起西方主导的传统保险市场,俄罗斯保险市场的深度仍然较小。考虑到安全等多方面因素,中国官方尚未承认俄罗斯提供的保险。西方保险服务受限制,俄罗斯的保险也不怎么靠谱,就算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实力再雄厚,也没必要像印度和土耳其一样冒险运输俄石油。
实际上,中国最大船运公司停运俄石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保险也不是唯一的问题。这一点俄方可别搞错了。
撇开保险上的麻烦,从运输成本上看,俄石油的海运成本普遍高于中东石油的海运成本。虽然俄方一直宣称,要加速建设运输成本更低的北极航线,帮助自家的石油绕过传统航线和西方制裁,但北极航线从开通到正式运营还需要很长时间,不仅中国的船运公司等不起,俄罗斯自家的石油出口企业也等不起。更麻烦的是,即使北极航线开通了,受天气影响,该航线每年的通航时间也只有短短3个月,难以满足周边国家的航运需求。
从能源战略方面看,中国一直致力于拓宽能源进口渠道,让关键能源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所以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性没那么大。再加上沙特等中东国家也在想方设法增加对华石油出口,这导致俄石油的竞争力大不如前。
此外,中国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越来越重视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石油进口逐渐走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为3.7亿吨,同比去年下降4.3%。既然中国对俄石油的整体需求都下降了,中国油轮离开俄罗斯港口,也时早晚的事情。
在西方不断扩大对俄制裁的背景下,俄石油大概率不会是唯一的限价目标,下一个可能就是俄天然气。俄方有意加速推进“向东看”战略,让中国等东方买家接盘。
实现这一战略,需要俄方在保险、物流、基建等多个领域做好准备,可现实情况是,俄方在这些领域的工作令人难以满意。虽然中国不惧西方制裁威胁,但也不能冒险做赔本买卖。毕竟,就连俄方自己都没准备好,其他国家想帮忙,到头来也只能是无济于事。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