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王科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收入低于防贫监测线的是不是都应该纳入识别监测对象?”
“农户(含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低于防贫监测只是其条件之一,但不是识别监测对象的唯一条件,更不是新的贫困标准,不能唯收入论,主要是看家庭有无风险,比如因病因灾或突发事故造成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对家庭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资料图)
这是前不久遵义市乡村振兴局在绥阳县开展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培训会上,市乡村振兴局监测统计科科长王科与绥阳县风华镇副镇长邹晓龙的现场对话。
“原来是这样啊!”听了王科关于重点人群识别标准的详细解释后,邹晓龙豁然开朗。由于分管乡村振兴工作不久,对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些政策不太了解。遵义市乡村振兴局这次组织开展的面对面解难题、手把手教方法的业务培训会,对邹晓龙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领域。广大基层乡村振兴干部身处乡村振兴第一线,只有了解政策、吃透政策,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更好地担负起乡村振兴重任。
今年以来,遵义市乡村振兴局创新培训方法,采取“实地培训+现场测试”的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截至4月底,市级已累计开展培训15期、培训干部2600余人,县级培训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与以往培训方式不同,这次我们精心设置课程,重点对防贫监测帮扶、信息化建设等内容进行培训。”王科告诉记者。
此次培训,市乡村振兴局组建工作专班,分两个组赴各县(市、区)开展实地培训。培训结束,现场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并将其纳入第二季度督导内容,实时掌握干部业务能力水平,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倒逼干部以测促学、以考验学、以学促干,积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说实话,培训前我对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有不少疑惑。这次培训帮我补齐了不少政策盲点和业务空白点,增强了我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底气。”赤水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本渊到岗不久,这场业务培训为他下一步的工作找准了方向。
借此机会,正安扩大培训范围,将培训触角延伸到村一级,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到县主会场参加培训,让正安县新州镇乡村振兴服务站站长罗琦觉得“干货”多多、收获满满。
当前,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培训的火热开展,遵义重点人群监测帮扶专项行动热潮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 ━ ━ ━
审核:邹杰
遵义日报社记者:查静
图片来源:遵义乡村振兴
编辑:李京湄、曹妍、郑也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